首页

国产踩踏

时间:2025-05-29 03:07:39 作者:洪秀柱批民进党“去中国化”:刨去岛内中华文化的根基,令人痛心! 浏览量:40300

  中新网北京11月7日电 (记者 胡默达)环境保护如何促进民生健康,环境保护又如何加速经济发展,两者如何兼而有之?近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的多位院士齐聚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太湖之滨无锡共同探讨“环境与发展”的前沿问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江桂斌将视角聚焦在“新污染物的基础研究与治理难点”上。他通过分享新污染物研究最新成果,指出其对社会经济发展与民生健康福祉的重要影响。

  “典型的新污染物包括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抗生素等。近三年,新污染物治理两次入选十大前沿科学问题。”江桂斌表示,目前,新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多数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其在环境介质中的存量较高,社会大众对其危害缺乏足够认知,需引起重视。

11月5至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多位院士齐聚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太湖之滨无锡共同探讨“环境与发展”等前沿问题。图为论坛现场。潘旭临 摄

  “新污染物的毒性问题值得深入关注。比如,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等疾病的增多,是否与新污染物存在关联?”江桂斌强调,新污染物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亟待加强基础研究,建立高效、准确的研究方法体系,使其成为新污染物管控的常规手段,以确保在新污染物上市前进行系统的筛选及科学的毒性评估。

  中国科学院院士夏军从“双碳”背景下的陆地水文生态切入,在论坛上详述了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他呼吁,社会各界需重视和研究陆地生态系统与气候相互作用的关系,聚焦城市化等“双碳”问题。

  “当前,中国城市地区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占总量的比例在80%左右,主要来源于城市经济、城市建筑和城市交通等领域的人类活动。”夏军建议,通过多渠道多手段的城市科学规划和管理,能有效实现总体碳减排目标,同时带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11月5至6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多位院士齐聚第十六届环境与发展论坛,在太湖之滨无锡共同探讨“环境与发展”等前沿问题。图为《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发布。潘旭临 摄

  值得一提的是,论坛上,中华环保联合会ESG专业委员会对外发布《中国环保行业ESG发展报告(2024)》。从近三年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情况来看,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数量呈逐年增加趋势;ESG信息披露率由26.7%上升到42.2%,整体呈现较快增长趋势。

  据悉,本届论坛由中华环保联合会主办,主题为“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环境与发展论坛”于2005年由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创办,为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协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与国际交流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完)

【编辑:曹子健】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美媒:知情人士称,美沙或将达成“历史性”协议

“中国与世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带来机遇,世界的和平繁荣也为中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义桅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相继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并以务实行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一系列重大实践成果。

国际锐评丨火爆“五一”见证中国经济向好之势

建成世界上最大的住房保障体系,稳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项项有力举措,促进实现住有所居的安居梦,助力描绘乡村全面振兴的新画卷。

大湾区双向通道高效便捷

国家防总办公室、应急管理部部署水库安全度汛和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

“晒秋”是金秋时节一种独特的农俗现象。近日,江西湖口县一小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晒秋”活动,晾晒的各类果实都来自该校劳动基地,大家自种自收,拼成各样图案,感受晒秋文化。在学校操场上,一场趣味农耕运动会正在上演,学生们一起参加剥玉米、玉米保龄球、抱南瓜接力等比赛,现场气氛热烈,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

内塔尼亚胡回应以军对伊朗打击:精确有力,实现所有目标

近年来,河海大学以建设“澜沧江——湄公河学院”为契机,服务澜湄水资源领域合作的实际需求,推动区域内政、产、学、研合作走向了新的高度。近日,中国新闻社记者走访了该校的“澜沧江——湄公河学院”,记录外籍留学生的日常。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